top of page
Search

5 Creative Concepts

  • Writer: Metiswang
    Metiswang
  • Dec 23, 2017
  • 5 min read

Updated: Dec 25, 2017

選擇主題議題,並針對五個不同的族群,設計五種creative concepts。



綠色消費的定義為

推動對環境傷害較少的消費行為

資料來源: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


針對 「 學生 」 推動綠色消費

1. 界定傳播問題:學生在有限的經濟資源之內進行消費時,偏好選擇價格較低的商品或服務,綠色消費並非購買時的第一參考選項。


2. 鎖定的對象:國中至大專的學生消費族群


3. 界定目的:使國中至大專學生明瞭且內化綠色消費的定義及價值,並推動消費行為。


4. 界定策略:策略一 編入課程教材內容、策略二 營造流行消費趨勢


5. 界定內容:

內容一 授課教材內清楚說明綠色消費的定義,並提倡消費者購物理念。例如在消費過程中,必須符合「三R,三E」的原則:消費減量(Reduce)、再利(Reuse)、回收(Recycle)、經濟效益(Economic)、生態原則(Ecological)、公平原則(Equitable)。

內容二 需考慮商品或服務的價格及學生族群的需求,儘量針對價格較低與上學及生活用品推廣。例如購買環保吸管的流行風潮。


6. 界定適用之媒介:

課本、社群媒體(instagram、facebook、youtube…)


7. 創意發想:

課本內容配合考試制度,是使在學學生對綠色消費知識的吸收與內化,最有效率的手段。也可於授課過程進行意見交換,如討論是否曾有過綠色消費的行為。

網路紅人運用圖文或影片,並tag重複字眼(如#環保吸管),經常滑手機的學生們受流行趨勢鼓動,進而在有限的經濟能力之下,仍產生支持綠色消費行為之欲望。

針對 「上班族」 推動綠色消費

1. 界定傳播問題:重心放在工作的上班族群,無暇顧及綠色消費理念。


2. 鎖定的對象:上班族群(粉領族與藍領族)。


3. 界定目的:使他們在有限的時間與精力之內,改變消費習慣、增加綠色消費的次數。


4. 界定策略:利用大眾運輸工具(公車捷運)播放簡單的情境廣告影片。


5. 界定內容:簡單的情境短片,導引出購買具環保標章之商品的理念。


6. 界定適用之媒介:捷運及公車車廂內的小型電視


7. 創意發想:

藍領與粉領的通勤時間,播放簡單輕鬆的情境短片,因為上班族時間倉促與精力有限,無須傳達複雜理念,主要針對具環保標章商品購買的推動。我國環保標章:「一片綠葉包裹著一個地球」,增加上班族對此標章的辨識度,消費行為進行時(如在便利商店購買早餐),能夠在短時間即識別並選擇對環境傷害較低的商品。

針對 「政府及公家機關」 推動綠色消費

1. 界定傳播問題:並非所有政府及公家機關的採購承辦人員,知曉政府推動的綠色消費政策。


2. 鎖定的對象:政府及公家機關。


3. 界定目的:推廣與落實綠色採購條款。


4. 界定策略:政府及公家機關與消費報帳等有關的公文,一律增加註記綠色採購條款精要內容,並附上QRCODE得以掃描完整法案。


5. 界定內容:使所有政府及公家機關負責採購的單位人員知曉,「政府採購法」第96條之綠色採購條款─若所購買的產品為環保產品,可允許有10%以下之價差作為鼓勵,並逐漸擴大獎勵和鼓勵的範圍。


6. 界定適用之媒介:政府公文。


7. 創意發想:

在公文上不僅附註條款精要內容與QRCODE,同時亦可運用簡易樹狀圖等方式,表達過去使用此條款的過程、結果、以及比對是否使用條款的獲利,增加承辦人員對條款的熟悉度與使用意願。

針對 「上市上櫃大型公司」 推動綠色消費

1. 界定傳播問題:道瓊永續性指數(The 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Index,DJSI),是透過資本市場的力量,促使更多企業落實社會責任的正向驅動力。目前台灣入選該指數的企業僅有2家,分別是台積電及聯電。以台灣身為世界第18大經濟體的規模來說,這樣的成果稱不上亮眼。(資料來源:道瓊永續性指數對環境保育的驅動力量)


2. 鎖定的對象:上市上櫃大型公司。


3. 界定目的:針對企業的環境層面改進,推動企業社會責任、使台灣資本市場邁向友善環境。


4. 界定策略:運用簡報說明道瓊永續性指數評估方法,並對企業本身絕對有經濟利益。


5. 界定內容:道瓊永續性指數三個層面來評估企業:經濟層面、環境層面(評估該公司影響的生態效益、環境衝擊)、社會層面。


6. 界定適用之媒介:簡報


7. 創意發想:

公司內部執行人員為動畫的觀看族群,可利用數據、調查及案例說明。例如荷蘭的消費者雜誌《Consumenten Bond》的評估報告,報告中因Sony公司的環境績效不理想而將其所生產的電視僅評鑑為「合理」購買等級,而ITT Nokia與Aristona則被評為「最佳」購買等級。這份報告公布後,Sony在荷蘭的市場佔有率驟降11.5%,而ITT Nokia及Aristona則分別創造了73%及113%的年營收成長。和經濟利益連結能使企業重視,透過簡報了解道瓊永續性指數,並制定執行策略以改善環境層面。

針對 「小型公司」 推動綠色消費 

1. 界定傳播問題:消費者的選擇多樣化,小型公司缺乏優勢與策略,藉以建立消費者心理認同與選擇意願。國際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調查顯示,消費者有意願選購綠色產品的比例普遍提高,在美國,大約有80%願意購買較高價位的環境化設計產品。在加拿大,一份全國民意調查顯示有80%的受訪者表示,只要環保產品高於一般產品的價格在10%內,對環境友好者會是他們的第一選擇。因此有意願的小型公司,可利用此綠色消費的概念增加公司或產品競爭力。


2. 鎖定的對象:小型公司。


3. 界定目的:打造環境友善的企業營運認知與內容。


4. 界定策略:以環境友善作為公司理念方針之一,推動良好品牌形象。


5. 界定內容:改善產品生產、銷售、回收等過程,以「友善環境」作為企業宗旨與行銷策略。


6. 界定適用之媒介:與政府機關或環保相關基金會配合執行合作案、舉辦活動。


7. 創意發想:

可利用公益捐獻或消費回饋等合作案發想,如售出一件襯衫將捐贈100元給台灣環境資訊協會,吸引具環境保護理念的消費者。

可設計「減碳節」、「綠色地球日市集」召集有同樣理念的小型公司,具聚集經濟效益。

 
 
 

Comments


© 2023 by The Artifact.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.com

bottom of page